消除民間投資的“玻璃門”任重道遠。
9月13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總理李克強表示民間投資的“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仍然存在,創新創業的市場準入還需要進一步打開。
基于此種頑疾,國務院辦公廳再次印發文件。
在《關于進一步激發民間有效投資活力 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從PPP項目的收費標準、融資、項目開放等十大方面給予支持,鼓勵民間資本參與,促進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建設。
業內專家向媒體表示,國務院此舉頗有針對性,,其中最重要的要求包括“建立PPP項目合理回報機制”“增強民營企業獲得感”等,下一步關鍵在落實。
可以確認,以PPP項目激活民間投資成為業內的共識。
但不容忽視的是,通過PPP這一載體實現民間資本趨向正增長的過程中,專業的PPP咨詢機構所發揮的帶動效應頗為明顯,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作為PPP領域內的卓越企業,南京卓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指出,自2014年PPP模式推廣以來,民營企業的參與度一直是市場的關注焦點。
而有機構統計民營企業參與PPP項目的相關數據后發現,民營企業在PPP領域中的市場份額自2015年底以來呈現出持續下降的趨勢。
另一方面,隨著PPP快速發展,各行各業開始涌入PPP咨詢行業,魚龍混雜,低價惡性競爭愈演愈烈,去年低價中標的一度低至5萬、2萬。
據了解,PPP咨詢服務屬于含金量較高的服務,一個PPP項目,相關咨詢機構在具備完全資質之外,需要具備法律、技術、工程造價、金融、財務、行業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和項目經驗。
南京卓遠認為,提高民間資本參與PPP的積極性,有賴于各方力量的合力推動,這其中專業的PPP咨詢機構為民資保駕護航勢在必行。
但前提是“專業的”,如果行業中的諸多劣幣與民間資本產生深度關聯,勢必會傷及民間資本的權益和信心,也很難保證參與項目后有相應的獲得感。
作為PPP行業中專業的、有影響力的咨詢機構,南京卓遠已成功為全國10余省市的數百個項目提供了PPP咨詢服務,涉及環境、軌道交通、區域開發等。
在這過程當中,南京卓遠鏈接多方資源,帶動民間資本參與項目,同時以其專業的咨詢服務能力,保證各參與方都有利益共享,實現多方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