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網11月19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高少帥)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高瞻遠矚、總攬全局,擘畫了我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美好藍圖和2035年遠景目標,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市國資委將認真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把改革作為發展的內生動力,把服務作為監管的最佳手段,圍繞“12357”的總體思路,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計劃”為抓手,著力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不斷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在全省乃至全國叫響“國盛資豐·企強業興”的新時代煙臺國資品牌。
下一步,市國資委將全面完成《市屬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計劃”》攻堅任務,著力解決國有企業體制、機制、制度三大方面存在的問題,突出抓好各級權屬企業改革,深化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外部董事、職業經理人及契約化管理實現全覆蓋,確保2021年市管實體企業混合所有制比例、資產證券化率達到雙“75%”。在項目建設方面,突出抓好“雙招雙引”,認真梳理市管企業重點項目,嚴格審定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年度投資計劃,確保萬華工業園三期開工建設,努力籌措裕龍石化、東方航天港建設資金,積極推進芝罘仙境、地鐵等重大民生項目。“一企一策”高點謀劃市管企業發展布局,高位推動國有資本向科技含量高、盈利能力強的新興產業領域聚集,圍繞重點產業鏈、龍頭企業、重大項目,打通堵點、連接斷點、延伸鏈點,推動產業鏈現代化發展。推動企業以創新激勵為突破口,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高端人才引進、科研成果轉化應用等方面進一步加大激勵力度。
對國有資產,我市將創新監管手段。以管資本為主加快監管方式轉變,深化分類考核和差異考核,完善考核目標調整機制,真正考出壓力、考出動力、考出競爭力。借助“大數據”,建設用好國資監管“云平臺”,加快形成“橫縱聯動、無縫對接”的國資監管“一張網”。充分發揮國資“大監督”格局聯席會議作用,全面防范國有企業各類風險,確保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此外,全面加強黨的領導黨的建設,推動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積極探索企業領導人員市場化選拔、考核和激勵機制,加大優秀人才培養選拔力度。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落實容錯免責,營造尊重和激勵企業家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