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劉瀚琳)3月2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高杲明確,將繼續推進“互聯網+”行動,加快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積極運用中央預算內投資等各方面資金,加強包括5G、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同時解決企業轉型期難題。
“此次疫情讓我們認識到信息技術深度融合與數字化轉型帶來的巨大效益。大數據、遠程醫療、電子商務、移動支付等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都發揮了巨大作用。未來一段時期,數字經濟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引擎,各行業各領域數字化轉型步伐將大大加快。”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司長伍浩表示。
“但不少企業轉型中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特別是對廣大中小微企業來講,有的面臨‘轉型是找死、不轉是等死’的困境。”伍浩指出,當前轉型存在的問題,主要是轉型能力不夠、“不會轉”;轉型成本偏高、“不能轉”;轉型陣痛期比較長、“不敢轉”。
對此,國家發改委將通過搭平臺降門檻,解決“不會轉”的難題。例如,開展數字化轉型伙伴行動,強化區域型、行業型、企業型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等公共服務能力建設,降低轉型門檻;在優服務強支持,解決“不能轉”難題方面,重點實施好“上云 用數 賦智”行動。
其中,“上云”,即指探索推行普惠型的云服務支持政策;“用數”,即在更深層次推進大數據的融合運用;“賦智”,是指加大對企業智能化改造的支持力度,尤其是要推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
同時,聚合力建生態,解決“不敢轉”難題。重點是要實施數字經濟新業態的培育形態。例如,打造跨越物理邊界的“虛擬產業園”和“虛擬產業集群”,支持建設數字供應鏈,帶動上下游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支持互聯網企業、共享經濟平臺建立“共享用工平臺”“就業保障平臺”等,發掘發揮企業間的協同放大效益。
據悉,目前國家發改委正研究啟動社會服務領域的“雙創”帶動就業示范項目計劃,并將在養老、托育、家政、鄉村旅游、家電回收等領域,探索推廣“互聯網平臺+創業單元”等新模式。
“通過推動傳統服務轉型升級,挖掘就業潛力。”高杲說,例如在家政服務領域,支持平臺企業探索利用互聯網平臺信息優勢,為家政領域的小微企業,甚至一些個體,提供精準對接;在托育領域,支持示范企業建立“智能兒科保健管理系統”,不僅能為廣大家庭提供育兒健康服務,也為托育行業的創業者、從業人員提供智力支持。
在養老領域,支持示范企業將智能照護監測系統等應用于養老,帶動創業者共同發展“智能養老”;在鄉村旅游領域,支持互聯網平臺企業整合農村民宿、旅游、會展等各類資源,提供創業機會,特別是帶動當地農民來共同就近創業就業。
近期,國家新興產業創投引導基金對3000家創新型企業開展問卷調查,67.3%的企業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還有大約四成的企業認為本領域還蘊藏著更大的發展機會和潛力。
伍浩表示,國家發改委還將進一步推進“雙創”示范基地建設;研究建立國家新興產業創投引導基金和“雙創”示范基地有關項目的對接機制,以及研究銀行信貸和引導基金投貸聯動的新模式。
原文鏈接:http://www.bbtnews.com.cn/2020/0324/34598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