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京卓遠
作者:國資二部
| 本 期 目 錄 | |
一、國資國企改革政策及簡析 |
1、中央企業財務決算審核發現問題整改和責任追究工作規定 |
二、國資相關新聞 |
1、國家發改委:謀劃實施新一輪國有企業改革,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
2、國務院國資委與貴州省委、省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3、注冊資本達100億,成都產融集團正式成立 |
4、北京農商銀行丨打贏開門紅首戰 奮力沖刺“雙過半” |
5、“十項行動”看國興:天津產權首季實現良好開局 實現穩增長 展現新作為 |
6、湖北省屬企業一季度經濟運行實現“開門紅” |
7、湖南國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大創新型產品和傳統優勢產品推廣 |
8、上海市上汽集團創新轉型和新能源汽車發展工作 |
1、中央企業財務決算審核發現問題整改和責任追究工作規定
發布機關:國務院國資委監督追責局
發布時間:2023年4月19日
官網鏈接:http://www.sasac.gov.cn/n2588035/n2588320/n2588335/c27721112/content.html
丨政策簡析丨
黨的二十大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對強化國有資產監管,推動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財務監督是國務院國資委一項重要法定職責,財務決算審核是強化財務監督的一個重要工作抓手。財務決算審核有效治理了虛報收入、虛增利潤等“虛胖”問題和投資、金融、債務等領域違規問題,切實增強了中央企業發展的質量,但企業整改不力、追責不到位等問題依然存在。為此,國務院國資委在深入研究、廣泛征求中央企業意見的基礎上起草了《規定》,通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中央企業財務決算審核發現問題的整改和責任追究工作,切實引導企業牢固樹立價值創造理念,不斷提升發展質量。
《規定》共5章26條,包括總則、問題整改、責任追究、結果運用、附則等五部分,概況為“壓實三方責任、規范三項工作、細化三類情形”。
一是堅持分級分層,壓實三方責任。按照國有資本出資關系和干部管理權限,明確國務院國資委財務監管部門、違規責任追究部門,以及中央企業等三方面在財務決算審核發現問題整改和責任追究工作中的職責分工,進一步壓實各方責任。
二是堅持系統思維,規范三項工作。規范整改工作程序,細化整改方案、整改報告等相關工作要求,建立整改臺賬工作機制,規范跟蹤督促、整改質量評估、辦結銷號等環節。
三是堅持問題導向,細化三類情形。針對追責不聚焦問題,細化了移送違規責任追究部門開展責任追究的10類違規問題線索,加大移送追責力度,針對落實不到位問題,規定對企業整改不力、追責不到位、屢禁不止等4種問題進一步開展責任追究,壓實企業整改追責工作責任。
1、國家發改委:謀劃實施新一輪國有企業改革,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4月19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將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謀劃實施新一輪國有企業改革,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穩住外貿基本盤,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
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加快落實已經確定的若干政策措施,持續鞏固經濟恢復發展基礎,努力實現全年目標任務。重點有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綜合施策釋放內需潛能,促進消費持續恢復,釋放服務消費潛力,同時,有效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發揮政府投資引導作用。
二是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著力推進產業升級發展。
三是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謀劃實施新一輪國有企業改革,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穩住外貿基本盤,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
四是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積極穩定和擴大就業,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與此同時,國家發改委將在深入調查研究基礎上,扎實做好經濟運行監測、形勢分析和對策研究,適時出臺務實管用的政策舉措,鞏固拓展向好勢頭,推動經濟運行持續整體好轉。
2、國務院國資委與貴州省委、省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4月14日,貴州省委、省政府與國務院國資委在北京舉行工作會談。貴州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徐麟,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玉卓,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長李炳軍出席。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趙世堂,貴州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吳強代表雙方簽署《國務院國資委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以此次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為契機,在國資國企改革、央地合作等方面進一步加大對貴州的幫助指導力度,更好助推貴州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貴州將扎實抓好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項目化、具體化落實,為央企在黔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同時也希望國務院國資委大力引導央企擴大在黔投資,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鼓勵支持更多央企到貴州設立區域總部、數據中心、算力中心等,持續助力貴州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根據協議,雙方將在共同推進西部大開發綜合改革示范區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樣板區建設等方面深化合作,建立聯席會議、信息溝通等貫徹落實機制,確保取得務實成效。
3、注冊資本達100億,成都產融集團正式成立
2023年3月29日,成都產融服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注冊資本100億元,通過整合優化成都產業集團旗下成都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成都小企業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成都市普惠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成都工投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成都市青羊區興成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成都高新錦泓科技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6家地方金融組織和成都工投裝備有限公司的優勢資源,由成都產業集團、成都科創投集團、成都產業資本集團3家成都市屬國企共同出資設立。
2023年,成都產融集團預計為7000戶中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支持不低于300億元,其中為1500戶重點產業鏈上的中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支持超90億元。下一步,成都產融集團將在市國資委、市金融監管局等相關部門的指導支持下,在資源匹配、項目對接、業績考核、激勵約束等方面,加大授權賦能力度,全力支持成都產融集團與金融機構、中小微企業開展合作,加快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區域帶動力和品牌影響力,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更好地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
4、北京農商銀行丨打贏開門紅首戰 奮力沖刺“雙過半”
4月20日,北京農商銀行召開2023年度一季度經營分析會。會議傳達了全市領導干部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和市國資委系統一季度經濟運行總結暨二季度經濟運行調度部署會精神,總結一季度開門紅情況,安排部署二季度重點工作。
會議指出,一季度,北京農商銀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學思踐悟黨的二十大會議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敢打必勝的堅定信念和不畏強手的拼搏精神,出色地肩負起穩經濟增長的責任擔當,業務經營呈現強勁發展勢頭,開啟了深化改革再出發的新序章,邁出了結構調整的堅實步伐,以實干擔當打贏了開門紅首戰。人民幣存貸款規模同比增長13.2%,再創新高,一般貸款投放超880億元,結構調整重點發力,科創、普惠小微、監管涉農、普惠涉農貸款較年初增速均高于一般貸款增長水平,“信貸直通車”業務繼續位居全市同業第一,“農商e信通”在人行創信融工程中保持排名第一,資產質量和風險抵御能力持續保持優良水平。深化改革、創新發展,啟動對標一流企業價值創造行動,推出“專精特新”企業信用貸款、草莓貸、鳳凰e商通、鳳凰企業e戶通等產品,入選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范圍,首家入駐鮮活農產品流通中心,京輕便利店累計改造15家,服務便利化、智慧化、綜合化水平不斷提升。
5、“十項行動”看國興:天津產權首季實現良好開局 實現穩增長 展現新作為
天津國興資本運營有限公司所屬天津產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產權)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積極推進“十項行動”落實落地,不斷提升專業化投融資服務平臺功能,各項重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經營業績首季實現良好開局。
市場交易規模再創新高:一季度,天津產權累計掛牌成交產權轉讓、企業增資、資產轉讓、金融資產、資產出租、小宗資產、知識技術、公車處置、陽光采購等多品類項目536宗,同比增長22%,成交金額63.2億元,同比增長13%,項目成交率65%,競價率46%,實現項目溢價5.3億元,進場交易金額再創新高,天津產權市場發現投資人、發現價格的平臺功能得到較好體現。
助力國企資產處置盤活:天津產權持續以市場化方式為企業盤活閑置資產提供專業化服務,通過舉辦線上專場招商會、為優質項目拍攝視頻宣傳片、制定投資需求清單等多種方式,精準推送項目信息,撮合交易雙方高效對接。一季度,各級國有企業通過天津產權轉讓土地房產等存量資產372項,交易額20億元,項目競價率58%,資產溢價1.2億元;國企資產租賃業務大幅增長,完成交易額4.3億元,同比增長60%,租賃面積達40.3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增長1.2倍,助力企業實現租金溢價0.7億元,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進場公開交易資產項目類型更加豐富,如引入靜海區266個閑置核酸檢測亭處置項目,最大限度盤活利用資源;開拓多個區級法院涉訴資產和公安系統涉案資產等項目資源進場交易等。
創新業務發展勢頭強勁:金融資產業務呈指數型增長,交易額37.7億元,同比上升48%,有效助力金融機構處置不良債權資產,并不斷探索融資租賃及信托基金受益權等金融資產交易新品類。小宗實物資產業務實現高溢價,自2022小宗平臺上線以來,運用“互聯網+”、“大市場”、“全要素”理念,通過產權市場的市場機制發現了小額閑置存量資產的巨大價值,今年一季度交易額141萬元,競價率100%,項目增值溢價58萬元,溢價率達高達69.2%。
下屬單位實現新突破:一季度,天津產權下屬企業全力服務公司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天津農村產權交易所實現成交筆數、成交金額同比齊增,完成各類農村產權交易2440筆,同比增長83.05%,成交規模24.47億元,同比增長56.06%,溢價率8.43%,為農增收1.32億元,業務規模和經營業績同比實現較好增長;推進為市場交易主體提供金融對接服務,協助市場交易主體實現融資1.88億元。一德投資集團利潤總額增幅1188%,投資收益增幅1402%,呈現出雙增長的良好局面。一德期貨繼續加大產業客戶的拓展力度,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同比雙增長,實現經營業績首季良好開局。
6、湖北省屬企業一季度經濟運行實現“開門紅”
據統計,截止3月末,湖北省屬省屬企業資產總額同比增長17.2%,增速在全國排名第3位,高于全國省級監管企業平均水平9.5個百分點,資產規模不斷壯大,國資國企影響力、控制力進一步提升。
1-3月,湖北省屬企業營業總收入實現高速增長,同比增長48.9%,增速位列全國首位;經濟效益快速回升,利潤總額同比增長97.5%,增速位列全國第6位;運營質效顯著提升,營業收入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同比上升1.1和0.9個百分點,市場競爭類及金融服務類企業經濟效益快速增長,功能保障類企業控虧成效顯著,企穩回升基礎不斷夯實。企業投資加速推進,投資額同比增長51.73%,基礎設施領域投資支撐有力,湖北交投集團、湖北聯投集團、湖北鐵路集團和長江產業集團等4戶企業投資額占省屬企業投資總額的80%以上;研發經費投入同比增長72.5%,研發投入強度同比上升0.08個百分點,創新活力動力顯著增強,發展后勁強韌有力。
7、湖南國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大創新型產品和傳統優勢產品推廣
近日,湖南省屬監管企業首批創新強基產品應用推介簽約儀式在長沙舉行,湖南鋼鐵集團、中聯重科、湘電集團分別“秀”出各自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產品,受到眾多客戶青睞,并現場簽訂協議。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大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首輪次、首套件等創新型產品和傳統優勢產品的推廣,湖南省國資委采取舉辦產品推介會、加強供需對接、推動應用示范等一攬子舉措,助力湖南國企創新強基產品“出圈”。
創新產品方面,湖南省國資委將通過組織省屬國企走進央企、參加“三航論壇”等,深化與央企的應用合作,推動湘投集團的鈦金屬等新材料、高新創投集團的航空航天高端材料與構件、興湘集團的粉末冶金新材料和大飛機地面動力學試驗平臺等進一步發展。
此外,湖南省國資委還將協同組織省屬監管企業參展營銷,推動“五首”產品和傳統優勢產品出省、出海,助力省屬國企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
8. 上海市上汽集團創新轉型和新能源汽車發展工作
4月14日,市委書記陳吉寧,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實地調研上汽集團。陳吉寧指出,當前,汽車產業正在發生深刻變革。上汽集團要清醒認識、準確把握技術變革帶來的商業模式變革,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進一步明晰主攻方向、抓住關鍵賽道,提升市場化運作水平,更好塑造具有鮮明標識度和技術領先度的自主品牌、特色優勢、爆款產品。要持續加大創新投入,瞄準重點領域,提高研發強度和開發效率,推動資源要素科學高效利用,發揮最大效益。
龔正指出,上汽集團要按照市委部署,進一步堅定創新轉型的信心和決心,著眼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趨勢,全力打造一流產品、打響一流品牌、厚植一流創新、完善一流治理。